想擁有超高精度的助聽器嗎?
文章發布時間:2022-7-21 瀏覽人數:1087

聲音需要被更精確地放大! 一旦聲音場景被AI全聲景領航系統通過DNN(深度神經網絡)等技術進行合適的平衡,場景中有意義的聲音與背景聲就需要對其做完全不同的處理,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在平衡的場景信息下,在放大有意義聲音時,需要傳達所有重要的細節,因為我們知道,即使聲音能被聽到,但聽力損失會使大腦難以獲取聲音中的細節,這種區分聲音的困難也會使人的聽覺系統下對背景噪音和干擾聲的抵抗力下降。 
打個視覺的比方,我們可以把MSI傳遞的聲音場景看作是一張小圖片,我們必須把它放大成一張大圖片,但不影響它的清晰度。我們如何做到這一點? 過去的聲音壓縮放大技術 傳統的助聽器壓縮系統在過去的十年中已經發展到能使用自適應時間常數。雖然這類系統的優勢在于可以根據聲音水平隨時間變化的快慢來控制放大,既能讓人聽到聲音,又能避免大聲音帶來的不適。 但它們通常以固定的頻率分辨率(即固定的通道數量)運行,而且通常保持較低的頻率分辨率,以避免聲音在壓縮時的可聽到的失真。 回到我們的視覺類比,我們很容易想象,放大低分辨率的小圖片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像素化的大圖片失去清晰度和細節,而一旦圖片被放大,你就無法恢復這些細節。 
全聲景言語提升技術 為了讓大腦在任何給定的時間都能接觸到聲音場景的重要細節,More中的全聲景言語提升技術(MSA)不僅在速度方面進行了調整,更重要的是,還調整了分辨率(這取決于聲音場景的特征及其隨時間的變化)。MSA能夠以過去6倍分辨率運行來保護語音信息,同時仍然保持速度和高精度: 當聲音場景快速變化時,我們需要確保準確地傳達這些變化,這樣響亮的聲音就會讓人感到舒服,而微小的聲音也會讓人聽得見。在這種情況下,MSA優先于時間上的精確再保持高分辨率。 當聲音場景緩慢變化時,我們需要確保在放大時場景細節不會丟失。因此,只要聲音場景更穩定,系統就會切換到使用更高的頻率分辨率,以使所有相關的聲音細節都能聽到。 
這種更高的分辨率允許不同聲音被更好地分離,從而更準確地被系統放大,并相互保持較佳平衡狀態。
參考文獻 Santurette, S., Ng, E. H. N., Juul Jensen, J., Micula, A. & Man K. L., B.
(2020). Oticon More clinical evidence. Oticon Whitepaper. Pichora-Fuller, M. K., Alain, C., & Schneider, B. A. (2017). Older adults
at the cocktail party. In The auditory system at the cocktail party (pp.
227-259). Springer, Cham. 文章來源:Demant聽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