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助聽器的那些小毛病“對癥下藥”?
文章發布時間:2016-9-20 瀏覽人數:2294
當助聽器使用者發現助聽器無法發聲或發聲異常時,第一反應就是助聽器壞了。 然而,一些導致助聽器“不能發聲或發聲異常”的小毛病常常都是不需要送至助聽器廠商處進行維護的。 您知道這些“小毛病”都有哪些嗎?遇到這些問題,我們該如何“對癥下藥”? 問題 1 聲音聽起來很微弱,即使調大音量也無法解決 方法1:檢查電池 按照每天使用8小時的時間計算,電池的壽命一般為7-15天。 若使用時間過長,會導致助聽器的輸出音量微弱,此時可考慮更換助聽器電池。 注意! 撕開新電池表面的紙片時,粘膠可能會殘留在電池上從而影響接觸,此時可用指甲蓋輕刮電池表面,并等待2-3秒后再裝入電池艙門。 方法2:檢查防耳垢網罩(針對定制機) 定制機的防耳垢裝置易受耵聹堵塞,使得助聽器內發出的聲音受到阻礙。 若取出防耳垢網罩后發現聲音無異常,說明網罩堵塞是導致問題的原因。 定期的護理與保養對于助聽器的防潮、防垢很重要,耵聹堵塞是導致助聽器返修率大大增加的一大重要原因。 方法3:檢查阻尼器(針對耳背機) 阻尼器一般放置于耳背式助聽器的耳鉤中,其作用是用于平滑共振峰,使助聽器使用者聽到的音質更加柔和。 耳鉤中的阻尼器易受耵聹和油性分泌物堵塞,從而使得聲音受阻。 取下耳鉤,若助聽器發聲無異常,則在更換耳鉤后可正常使用。 問題 2 聽到的聲音斷斷續續,時而很奇怪,時而又恢復正常 方法1:檢查電池 電池的使用壽命不僅會影響助聽器的聲音大小,也會使音質受到影響。 微弱的電量會使得助聽器能量供給不均衡,從而產生斷斷續續的音量輸出。 因此,定期更換電池、不使用廢舊電池等做法對于保養助聽器十分必要。 方法2:檢查調試軟件中的較大輸出 對于一些采用“削峰”進行輸出限制的助聽器而言,若一味的減小較大輸出值,會造成助聽器削峰較多,失真明顯,使一些助聽器使用者無法聽見較大的聲音或者出現“時而聽見聲音,時而聽不見聲音”的感覺。 問題 3 助聽器出現嘯叫 嘯叫是影響助聽器用戶佩戴滿意度的一大關鍵因素,同時也是驗配師在調試及驗配過程中遇到的棘手問題。 事實上,嘯叫可分為外部嘯叫和內部嘯叫兩種,助聽器使用者及驗配師可通過正確的判斷方法對其進行處理,進而提高助聽器佩戴的滿意程度。 方法1:檢查耳模 對于聽力損失較重的助聽器使用者,驗配師常會為其定制耳模,以增加助聽器佩戴的密封性。 但是,若耳樣制取不合適,無法與助聽器使用者的耳道相匹配,聲音就會從耳道與耳模之間的縫隙泄漏出來,從而產生嘯叫。 此時,可將耳模及助聽器完整的佩戴于助聽器使用者的耳朵上,若用手指塞緊耳模,助聽器不再產生嘯叫,則可判斷產生嘯叫的原因來自耳模。 方法2:檢查耳鉤(針對耳背機) 目前,市場上使用的大部分耳鉤均為塑料材質,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耳鉤與助聽器機身的結合處發生破裂,從而出現聲音泄漏,產生嘯叫。 更換一個新的耳鉤,并為用戶佩戴助聽器。若助聽器不再嘯叫,則可判斷產生嘯叫的原因來自耳鉤。 方法3:檢查通氣孔 通氣孔常用于提高助聽器使用者的佩戴舒適度,解決堵耳效應。 然而,若通氣孔的尺寸不符合助聽器使用者的聽力損失,則會因過多的聲音泄漏從而產生嘯叫。 驗配師應該根據助聽器使用者的聽力損失情況正確判斷用戶是否需要通氣孔以及通氣孔的尺寸大小,如此才能避免因通氣孔不合適造成的嘯叫。 方法4:檢查麥克風或受話器 在排除所有的外部嘯叫原因后,若助聽器仍會產生嘯叫,則這一嘯叫來自助聽器內部。 嘯叫來自麥克風:用手指堵住助聽器的進聲口,若助聽器持續嘯叫,則可判斷這一內部嘯叫來自麥克風。 嘯叫來自受話器:用手指堵住助聽器的出聲口,若助聽器持續嘯叫,則可判斷這一內部嘯叫來自受話器。 因麥克風或受話器脫落而產生的內部嘯叫問題需送回至助聽器廠商處理。 方法5:檢查高頻增益 當助聽器使用者高頻聽力損失較重時,驗配師常常會增加高頻增益以補償用戶高頻部分的聽力損失。 然而,較多的高頻增益會使得受話器發出的聲音能量過大,從而導致麥克風再次拾取受話器發出的聲音,反復循環,產生嘯叫。 對于高頻聽力損失較重的助聽器使用者,驗配師可考慮使用功率較大的助聽器或開啟“移頻“功能。 總結 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各種各樣的助聽器“小毛病”也會隨之發生。 事實上,出現“小毛病”并不代表助聽器壞了,只要助聽器使用者或驗配師能正確判斷問題所在并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就能“對癥下藥”,快速解決問題以提高使用者對于佩戴助聽器的滿意度。
|